全国可约可空降平台下载_qq快餐大学生_免费全国空降app入口在哪_苏州品茶海选工作室

地方新闻

福建省三明市“十二五”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5-12-0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十二五期间,三明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两次就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所作的重要批示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要求,加快推进三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全市完成投资13.88亿元,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83.16万亩,占全市十二五规划治理任务的129.3%。一是实施宁化、清流、建宁、泰宁、将乐等一批国家重点县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6.34万亩,完成投资29889万元;二是实施将乐县邓坊小流域、宁化县墩背小流域等17个中央预算内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4万亩,完成投资5693万元;三是实施宁化、清流、大田、建宁等四个省级重点县水土流失治理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7.5万亩,完成投资16322万元;四是实施32个省级重点乡镇水土流失治理项目,治理水土流失治理18万亩,完成投资9010万元。五是实施43个市级重点乡镇水土流失治理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41万亩,完成投资4325万元。全市建立了各具特色的水土流失治理示范片35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4万亩。
    积极探索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建宁县是中国黄花梨之乡,种植黄花梨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但山地果园的开发势必造成水土流失。为此,建宁县大力推广果园“果—草—牧—沼—菌”水土保持生态果园建设模式,实施5改(改土、改坡、改种改肥、改树型),既有效防止和减少了水土的流失,又促进了水果品质和产量的提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宁化县是全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为切实做好该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积极探索水土流失治理机制,以创建县国有独资水保生态建设公司为龙头,采用组建林场开发、大户承包开发、股份合作开发、集体组织开发、社会参与开发等形式,构建了社会广泛参与的水土流失治理机制。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宁化县重点水土流失区封山育林实施方案》,对封山育林范围、要求、管护、燃补、考评、奖惩等进行系统有步骤部署,并发布了封山育林县长令,有效促进生态自我修复。清流县是一个典型的林下水土流失严重区,该县立足县情,把水土流失治理与流失区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相结合,通过招商引资,开展水土流失荒山荒坡的治理,大力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如引进浙江宁波腾头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在清流县建立6500亩绿化苗木基地,其中利用水土流失地开发种植绿化苗木4000亩,基地建设采用坡改梯措施,采取前埂后沟的方式,起到了保土保水保肥的效果。这一措施幅射带动了周边农户利用荒坡地种植绿化苗木、茶叶、花卉的热情,有效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争创矿山治理样板工程。大田县是三明市主要矿区之一,政府出台《关于加强矿山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暂行规定》,建立健全了经常性研究水保工作机制、检查监督机制、多元化投入机制、矿山水土流失区植物种草激励机制,按照“谁开发、谁?;?,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由县政府组织统一向各矿山和生产建设业主提取专项水土保持治理费用,专款用于水保工程措施和植被恢复;各乡(镇)政府从收取的矿山管理费、承租费和拍卖费中提取不低于10%的专项资金用于水土流失治理,结合矿产资源开发的方式、剥采比例、弃土弃渣量以及对周围和下游的影响程度进行分解,折算按吨征收治理费,补偿费按现行标准执行。县整合部门行政执法职能,在全省率先成立环境生态综合执法大队,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按照省领导在大田调研时提出的“大田矿山水土流失治理要在全省乃至全国争创治理样板”要求,确定了山贵崎、贵竹林等6个县级、17个乡(镇)和部门矿山治理典型示范点23个,致力将矿山逐步修复打造成公园、工业园、物流园、田园、家园,共完成矿山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约1.5万亩。
    着力打造国家级水保科普园。宁化县在紫色土严重侵蚀区宁化县淮土乡吴陂村和石壁镇江家村,建设集水土保持科研、科技教育培训、实用技术应用推广和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水土保持科普示范园,园区面积1728亩。现已完成第一期投资2155万元,建立管理房、试验区、种苗基地和10个功能治理区,修建园区道路8公里,并配套水电设施。通过两年多的治理,园区内的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41%增加到85%,土壤侵蚀量减少了73%。2015年11月通过了申报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普园初步验收。
    组织实施国家级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尤溪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着力点,围绕“强水利、美生态、富百姓”的工作目标,大力实施 “工业强县、文化强县、开放尤溪、幸福尤溪” 发展战略, 着力打造 “灵山秀水、朱子之源、闽中明珠”的大美尤溪,以创建生态省先行示范区为契机,坚持“政府主导、科学规划、群众主体、社会参与、以人为本”的水土流失防治机制,全面推进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综合治理工程,建成了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重要水源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绿竹生态长廊建设工程、坡改梯和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矿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工程、造林绿化工程、尤溪河流域(城关段紫阳公园)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水土保持绿色通道建设工程、水土保持绿色村镇建设工程等一批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大大改善尤溪的生态环境。2014年,尤溪县获得“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综合治理工程”称号。

    通过一系列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的实施,三明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十三五期间,我们将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狠抓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水土流失治理的成果,扎实推进三明市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

《桃花源》 魏太淼   2013.3.10拍摄于永安市上坪乡龙共村

《希望的田野》魏太淼 2013.8.25拍摄于永安市吉山村

宁化县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治理前2012.6

宁化县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治理后2014.6

尤溪县水东新城 摄影 严道明

悬挂横幅标语

驻点宣传水保法

尤溪安全生态水系工程  摄影 严道明

水土保持誓师大会  叶嘉勇

肖坊小流域水保工程

清流锦绣园林  谢守明 摄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