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潼: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惠及百姓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0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5月的风,摇曳着刚刚吐露新绿的枝丫,伴随着满山的野花,一阵阵清香沁人心脾,让人心旷神怡。看着原先光秃秃的山峁变得郁郁葱葱,起伏不平的坡地也变得整齐平整,西安市临潼区南韩乡南韩村的村民高兴地对笔者说,“过去满是光秃秃的山,晴天一身灰,雨天一地泥,环境不好也没多少人来。现在好多了,山上植被越来越茂盛,山下绿树成行,花草锦簇,来我们临潼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村民的一句话,道出了西安市临潼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变化的一个缩影。
地处西安市东郊的临潼区,因秦始皇兵马俑、华清池成为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全区总面积915平方公里,下辖14个街道、9个乡镇30个行政村,人口70多万,区内主要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黄土台塬区。由于自然环境、气候及人为因素的影响,过去区内的水土流失情况较为严重,全区水土流失面积529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58%,年流失泥沙总量达176万吨。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给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影响了骊山风景区的秀丽景象。
2008年,国家水土保持“八大片”建设项目正式启动,临潼区南韩流域、土门河流域顺利纳入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之中。项目建设利用生态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模式,开展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特别是将塬面及较平坦的坡耕地改造成高效、高标准的水平梯田,并栽植花椒护埂,确保粮食稳产、高产和自给;将陡坡地、荒地配置植物措施,以自然修复的封禁为主配置水保林和经济林。截至09年4月底,项目建设先后投入机械20余台,完成土方23万方,投工6.3万工日,已完成治理面积8.187km2 ,其中新修基本农田65.3hm2,水土保持林186.7hm2,经果林86.7 hm2,封禁治理480hm2,植物护埂9km。
在项目建设中,临潼区政府及市、区水务部门领导均十分重视,多次亲临工程一线检查、指导工作。项目所在乡镇也将该项目作为本乡镇的重点工程,派出一名副职领导专职负责协调工作。区水保站韦国丁站长介绍说,水保项目施工区往往是环境极其恶劣的山区,为了使国家水?!鞍舜笃苯ㄉ柘钅空嬲菁鞍傩?,他们组织实施每一项工程措施均有技术监督人员蹲点监督质量,并配有工程监理,坚决做到只要工程不合格就坚决返工,有效保障了工程建设质量。
临潼区在狠抓国家水土保持“八大片”项目建设质量的同时,结合省、市下达的各类水利水保项目,大力开展淤地坝、保土耕作、坡改梯等小型水利水保措施的实施,不断提高标准,扩大建设规模,要求每个乡镇梯田建设必须500亩以上连片,植树造林必须在1000亩以上连片,近两年规模整治成效显著,先后实施的龙河、临河、零河等7个小流域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各类小型水利水保工程80多座,完成治理面积120.5平方公里,为绿色临潼、生态临潼、魅力临潼的生态环境建设谱写了一曲壮美的篇章。
(西安市水务局 王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