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邵武市水利局率先进行生态袋护岸的应用研究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0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福建省邵武市水利局高度重视水环境水生态,在进行同青溪山口河段综合治理时,为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着手生态袋护岸应用研究,力图把同青溪打造成生态清洁型小流域。
为建设生态清洁型河道选择了生态袋柔性边坡。邵武市水利局多次向深圳万向泰富环??萍加邢薰玖私饴贪匀潘嵝陨咂鹿こ滔低?,并组织技术人员到福州万向泰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参观学习,认真听取了有关专家解说,并就同青溪山口河段实际情况向专家咨询,获取专家的宝贵意见。
2010年1月上旬,在同青溪左岸山口枫叶塘采用生态袋+格网进行河岸防护,取代传统的硬式防洪堤护岸。采用宽1.0米、长2.0米、高1.0米的生态格网网箱装满卵块石护脚,其上方是610×330×150(mm)生态袋护岸坡。具体做法是利用岸坡滩地的土石混合料采用施工机械堆压成土石防护堤,临河面坡度1∶1.5,顶宽3米。在临河坡角开挖基槽,采用宽1.0米,高1.0米的格网装满卵块石做基础护脚;堤基护脚格网用同质材料绑扎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堤基护脚。其上再用护坡生态袋装满经筛选的砂砾和壤土混合料防护岸坡,坡度1∶1.5;用三维排水联结扣连接成整体防护堤护岸。生态袋护岸防护堤和生态格网护脚之间用种植野生小刚竹生物联结扣连接。
本地河岸野生小刚竹生长繁茂,根系发达,小刚竹生长高度不大,一般高度在0.6~1.5米,其竹茎和竹鞭非常坚韧。在生态格网护脚和生态袋护岸坡之间种植小刚竹,待小刚竹生长发育便可连接护脚格网和护岸生态袋,几年后,小刚竹生长繁茂便可达到生物护岸目的。
此外可在生态袋护岸坡垒筑完工后人工培植草木,种植宽叶雀稗草护坡,在岸坡中上部种植一排本地河岸滩生长的水柳,在靠近堤顶种植迎春花等花草实现岸坡生物多样性。绿化方式采用撒播和插播。几年后岸坡的植物繁殖发育,逐渐形成岸坡植物群落和生态防护体系,进而就形成生物护岸工程体系,建成水清岸绿的河道生态环境。
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水保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