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首个水土保持 生态价值转化金融创新项目落地宜昌市夷陵区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25-07-10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宜昌市夷陵区以普溪河小流域为试点,创新“资源资产化、资产证券化、证券杠杆化”改革实施路径,于6月中旬成功促成湖北省首个以水土保持生态价值为增信手段的绿色金融项目落地,将7000亩集体林地经营权转化为235万元资金收益,并撬动5000万元绿色信贷授信,为破解水利“三资”改革“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问题提供了夷陵方案。
一是创新交易模式,实现水土保持生态资源市场化配置。聚焦水利“三资”管理改革要求,创新“土地经营权+生态治理责任”捆绑交易模式,通过湖北农村资产交易平台公开出让7000亩集体林地经营权,实现全省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该模式既保障村集体获得235万元资金收益,又通过契约化约束推动中标企业履行生态修复责任,形成“资源变资产、资产带治理”的良性循环。
二是突破投融资瓶颈,开辟绿色金融新路径。该项目创新采用生态产品预期收益作为信用基础,突破传统抵押担保限制,为经营主体提供5000万元绿色信贷授信,专项用于流域生态修复和绿色产业开发,开创了全省以水土保持生态价值为增信手段的金融创新先河,为水利项目融资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
三是构建长效机制,推动水土保持生态经济良性循环。通过建立“资源-资产-资金”的闭环运行机制,引导信贷资金定向投入生态治理,并将部分收益反哺村级建设,形成了生态改善、产业升级、民生保障的协同发展格局。这一实践不仅实现了普渡河小流域生态价值的有效转化,更探索出一条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供稿:湖北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