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可约可空降平台下载_qq快餐大学生_免费全国空降app入口在哪_苏州品茶海选工作室

水保要闻

《人民日报》: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提速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本报西宁9月13日电 记者赵永平在此间召开的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获悉,针对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的严峻形势,该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将全面提速。“十一五”期间,黄河上中游地区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25万平方公里,有效减少输入黄河泥沙量,初步遏制人为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
  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认为,目前黄河上中游生态建设主要面临四大挑战:一是水土流失面积广、治理难度大,该区域长度大于0.5公里的沟道有27万多条,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达16亿吨,仍有6700多万亩坡耕地。二是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呈衰减趋势。该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3,但水资源仅为全国的2%,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已达70%以上,远远超过国际上公认的40%的警戒线。三是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区域森林覆盖率不足5%,草场退化面积已达总面积的75%以上。四是开发与保护的矛盾突出。
  据了解,1999年以来,中央安排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专项资金14.4亿元,利用外资11.82亿元,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8万平方公里,建设基本农田1800多万亩,建成淤地坝1.6万多座,营造水土保持林草9400多万亩,退耕还林7600多万亩。区域内294个县实行封山禁牧,封禁保护面积达到30多万平方公里。
  但目前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步伐亟待加快。按照《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十一五”期间,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目标是:
  初步遏制人为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现象,流域内生态良好区面积得到巩固和扩大,黄河源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完成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25万平方公里,综合治理小流域1000条,实现1200万亩坡耕地退耕及封育?;?000万亩,建成一大批小流域淤地坝坝系,有效减少入黄泥沙;实施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专项治理工程等项目。
  《人民日报》 (2005年09月14日 第六版)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