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可约可空降平台下载_qq快餐大学生_免费全国空降app入口在哪_苏州品茶海选工作室

考察动态

袁道先院士出席西南石漠化组云南考察总结交流会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5-09-1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9月3日,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西南石漠化考察组结束了云南岩溶石漠化区7个县的考察后,在云南石林县召开了考察总结交流会。中科院袁道先院士出席了总结会,出席会议的还有水利部水保司张学俭副司长、云南水利厅杨荣新副厅长及有关市、县的代表。
    总结会上,杨荣新副厅长介绍了云南省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工作情况,与会代表就云南石漠化区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西南石漠化区考察组对在云南石漠化区的考察进行了总结报告,袁道先院士做了专题报告。
    袁院士在报告中谈到:一是要认识到西南石漠化区位置的重要性。这里是珠江的源头,长江及东南亚一些国际河流的重要补给区,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水土流失不但导致当地的生态环境恶化和居民贫困,也影响我国许多重要河流下游的生态安全和国家“西电东送”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因此,理应高度重视西南石漠化区的水土保持和生态安全问题。二是要认识到西南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的特殊性。与黄土高原和其它地区不同,首先,由于碳酸盐岩的可溶性,很多地区已无土可流,其土壤侵蚀模数可能很低,但每流失一点土都导致耕地的丧失;其次,这个地区有2836条地下河,除了坡面侵蚀外,水土还通过落水洞向地下河流失。因此,对这个地区的水土流失要有新的科学评价方法,既要有新的思路和理论,还要注意采取新的技术方法。三是要采取综合治理。这一地区人口密度大,耕地少,而且大部分是坡耕地,群众生活非常贫困,治理工作首先要解决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问题。四是要因地制宜。石漠化地区地质结构复杂,流域小型、分散、类型多样,不同的地质、地貌和岩石环境产生的水土流失也不尽相同,要因地制宜地制定不同地区的水土保持对策。
  (岩溶所   蒋忠诚供稿)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