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地区群众盼望退耕还林还草持续,担心政策有变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5-10-27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西北黄土区考察组一行于10月10-19日对榆林市绥德、米脂、佳县、榆林和神木5个县区退耕还林还草情况调查发现,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在该地区执行短短5年时间,深受各级干部群众欢迎,生态、经济效益明显。为进一步巩固前期成果,干部群众企盼政策能够持续下去,有些人担心政策有变。
在调查的乡镇,无论人均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的富裕地区,还是1000元以下的经济落后地区,各地都能全面落实禁伐禁牧任务,牛羊采取圈养措施;群众从政府对退耕还林还草补贴中得到实惠;退耕地区林草植被质量整体上有明显提高,绝大多数农户和基层干部都盼望政策能够持续下去。
通过63户的农户调查表明,100%的农户对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表示赞成支持,认为以前草地、林地退化与过度放牧有关,近5年林草植被整体质量提高是禁牧的结果;20度以上坡耕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经济上比较合算。在问到8年后国家停止补贴,是否能够保持退耕还林还草成果时,50%农户表示由于粮食问题,可能会复垦或者部分复垦;90%的农户认为自己的土地利用格局比较合理,但担心政策可能会有变化。
目前在退耕还林还草中除群众干部担心的政策问题,在技术上也存在一些问题。退耕地种植的林木和草种均由政府提供,物种单一问题突出,草种全市都是苜蓿,乔灌木主要是油松、侧柏和柠条,经济树种主要是大枣、大扁杏。各地普遍注重退耕地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退耕地造林设计中乔灌草配置不能全面落实。特别是在枣树林下几乎无任何灌草,使林地生态功能发挥不够,苜蓿地周期性衰退和土壤干化问题也较为严重。
未来退耕还林政策实行中,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应该明确政策,使干部群众安心进行生态建设并作长期打算。退耕还林后的经济补偿要全面落实,明确农户的责任和义务。利用当地丰富的乡土植物资源,营造混交草地和混交林。要避免刻意追求大面积集中连片、物种单一的规?;肮坌Ч?。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验收时应注重生态效益,把生态修复、封禁措施、能否可持续利用等列入考核指标。
在调查的乡镇,无论人均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的富裕地区,还是1000元以下的经济落后地区,各地都能全面落实禁伐禁牧任务,牛羊采取圈养措施;群众从政府对退耕还林还草补贴中得到实惠;退耕地区林草植被质量整体上有明显提高,绝大多数农户和基层干部都盼望政策能够持续下去。
通过63户的农户调查表明,100%的农户对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表示赞成支持,认为以前草地、林地退化与过度放牧有关,近5年林草植被整体质量提高是禁牧的结果;20度以上坡耕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经济上比较合算。在问到8年后国家停止补贴,是否能够保持退耕还林还草成果时,50%农户表示由于粮食问题,可能会复垦或者部分复垦;90%的农户认为自己的土地利用格局比较合理,但担心政策可能会有变化。
目前在退耕还林还草中除群众干部担心的政策问题,在技术上也存在一些问题。退耕地种植的林木和草种均由政府提供,物种单一问题突出,草种全市都是苜蓿,乔灌木主要是油松、侧柏和柠条,经济树种主要是大枣、大扁杏。各地普遍注重退耕地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退耕地造林设计中乔灌草配置不能全面落实。特别是在枣树林下几乎无任何灌草,使林地生态功能发挥不够,苜蓿地周期性衰退和土壤干化问题也较为严重。
未来退耕还林政策实行中,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应该明确政策,使干部群众安心进行生态建设并作长期打算。退耕还林后的经济补偿要全面落实,明确农户的责任和义务。利用当地丰富的乡土植物资源,营造混交草地和混交林。要避免刻意追求大面积集中连片、物种单一的规?;肮坌Ч?。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验收时应注重生态效益,把生态修复、封禁措施、能否可持续利用等列入考核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