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科考取得中间成果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6-02-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本站讯(特约记者 朱俊君 刘小康) 2月22日,记者从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科考中间成果报告会上获悉,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南方红壤区、西南石漠化区三个科考组已完成野外科学考察,下一阶段将对取得的数据、基础资料进行分析汇总,提出成果报告,为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总报告的编写和国家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刘震,长江委副主任熊铁,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其国,中国工程院院士文伏波、郑守仁出席报告会。来自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中心以及长江委科技委、总工办、规计局、水土保持局、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科学院、水文局、水保局和九个省水利厅及流域机构的专家和学者50多人参加了会议。报告会由长江委水土保持局局长廖纯燕主持。
据了解,由水利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同发起的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自2005年7月启动以来,涉及长江流域的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南方红壤区、西南石漠化区三个科考组共考察了20个?。ㄗ灾吻⒅毕绞校?00多个县,取得了大量的考察成果。截至目前,科考组已经基本完成野外考察,初步摸清了3个区域目前水土流失及生态安全状况;总结了各地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不同区域防治水土流失的目标、标准及主要技术路线、方法。
此次会议是根据水利部要求,交流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南方红壤区、西南石漠化区三个组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科学考察的中间成果,研讨上述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关键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总报告的编写和国家宏观决策提供依据。这次会议的召开,为专家、学者以及水土保持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与会的各位院士、专家们纷纷为长江的生态建设和保护与开发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刘震指出,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要突出重点,观点清晰,分析的问题要深刻,支撑一定要有力,要注重科学性和知识性,完成科考所要求的基本任务,逐步完善,最终自成体系。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刘震,长江委副主任熊铁,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其国,中国工程院院士文伏波、郑守仁出席报告会。来自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中心以及长江委科技委、总工办、规计局、水土保持局、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科学院、水文局、水保局和九个省水利厅及流域机构的专家和学者50多人参加了会议。报告会由长江委水土保持局局长廖纯燕主持。
据了解,由水利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同发起的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自2005年7月启动以来,涉及长江流域的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南方红壤区、西南石漠化区三个科考组共考察了20个?。ㄗ灾吻⒅毕绞校?00多个县,取得了大量的考察成果。截至目前,科考组已经基本完成野外考察,初步摸清了3个区域目前水土流失及生态安全状况;总结了各地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不同区域防治水土流失的目标、标准及主要技术路线、方法。
此次会议是根据水利部要求,交流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南方红壤区、西南石漠化区三个组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科学考察的中间成果,研讨上述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关键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总报告的编写和国家宏观决策提供依据。这次会议的召开,为专家、学者以及水土保持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与会的各位院士、专家们纷纷为长江的生态建设和保护与开发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刘震指出,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要突出重点,观点清晰,分析的问题要深刻,支撑一定要有力,要注重科学性和知识性,完成科考所要求的基本任务,逐步完善,最终自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