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光明小学在青海省长岭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开展科普实践活动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25-07-0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2025年7月毕业季,西宁市光明小学的110余名毕业生踏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之旅,以“丈量毕业研学之路,践行生态?;こ跣摹蔽魈猓谇嗪J〕ち牍邓帘3挚萍际痉对翱顾帘3挚破帐导疃?。
到达位于山腰的广场后,一场精彩的知识讲座拉开了研学序幕。示范园工作人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水土流失的产生机理、危害、治理措施及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当听到眼前郁郁葱葱的长岭沟示范园及西宁市南北两山在30多年前是一座座荒山秃岭后,同学们由衷地感叹,原来他们熟悉的“国家森林城市”西宁,是经过无数人数十年的努力建设,才有了今天让人心旷神怡的生态环境。不少同学感慨:“原来我们已经享受到了水土保持的成果!”?;ザ蚀鹬校腔偈?,踊跃发言,用刚刚掌握的知识结合自己的理解回答工作人员的问题。在欢快的氛围中,同学们心中悄然种下生态保护的种子。
随后,同学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园区的人工降雨模拟示范区和科普展馆。人工降雨模拟展示了在不同地貌、植被条件下降雨对土壤的冲刷程度,使同学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水土流失的理解。在科普展馆内,工作人员结合示范园沙盘,细致地讲解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治理措施等,并引导同学们观看水土保持治理图片展示,感知水土保持理论知识。
在植物认知环节,园区成了自然课堂,花草树木成了老师。同学们从植物的组成器官开始,了解植物根系的固土作用、叶子的形态、树木的类型和名称等。同学们仔细观察身边每一株植物的特征,识别种类,猜测它们的名字。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不仅认识了十几种植物,更明白了植物是生态?;さ闹匾换?,它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大地。
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心灵感受自然。此次研学活动,是光明小学同学们毕业前难忘的一课,也为自己的小学生活画上了一个意义非凡的句号。除了学习知识,同学们还进行了才艺表演,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毕业季和生机盎然的示范园,深刻领悟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共同唱响生生不息的希望之歌。
(供稿:青海省水土保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