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功能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5-10-27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园区主要分为监测区、试验区及科普示范区三大功能区。
总体规划图
核心功能区规划图
核心功能区实景图 1、水土保持与农业环境监测区 已建成标准气象观测场、河流及沟渠水文自动观测系统、地下水观测系统、土壤温度和含水量观测系统、温室气体观测系统及大气干湿沉降观测系统。
园区主要观测设施 2、水土保持与农业环境试验区 已建成坡地径流场、稻田土壤保育与温室气体减排试验小区、稻田和旱地有机废弃物消纳与环境效应试验小区、稻田不同耕作方式环境效应试验小区、新垦红壤梯田旱地快速培肥试验小区、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沟渠湿地阻控试验区。 水土保持与农业环境试验区 试验一、坡地水土保持与环境保育综合观测试验 研究南方丘岗坡地水土流失规律,构建水土保持与生态保育综合技术体系。
坡地水土保持与环境保育综合观测试验 试验二、红壤旱地氮磷消纳与土壤培肥试验 研究旱地有机废弃物消纳的环境安全容量、化肥替代效应及其对土壤肥力、地下水及地表水水质的影响。
红壤旱地氮磷消纳与土壤培肥试验 试验三、红壤旱地土壤--生物系统调控试验 研究微生物肥料、植物营养调节剂、土壤微生物调理剂等土壤生物调控措施的作物增产效果及其对红壤旱地土壤肥力与生物系统的影响。
红壤旱地土壤--生物系统调控试验 试验四、稻田地力培育与固碳减排试验 研究秸秆还田、水分管理、生物质黑炭对双季稻田土壤保育与温室气体减排的效应与机理。
稻田地力培育与固碳减排试验 试验五、稻田化肥减控与农业废弃物消纳试验 研究稻田对有机废弃物消纳的环境安全容量、化肥替代效应及其对土壤肥力与水质的影响。 试验六、稻田土壤--生物系统调控试验 研究微生物肥料、植物营养调节剂、土壤微生物调理剂等土壤生物调控措施的作物增产效果及其对水稻土肥力与生物系统的影响。 试验七、径流氮磷生态拦截试验 研究不同吸附材料和水生植物对径流氮磷的拦截效果,构建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氮磷)生态拦截技术体系。
径流氮磷生态拦截试验 水土保持与农业环境科普示范区 包括水土保持植物种质资源圃、水土保持综合技术示范区、次生林水土保持功能示范区、生活污水生态治理示范区等主要分区。
水土保持与农业环境科普示范










